坚持下去,活得长,本身就是竞争力

早晨跑步,顺道听了罗胖逻辑思维当日的音频节目,《为什么活的的长也是竞争力?》,深受启发。

故事讲了音乐大师莫扎特的悲剧人生,并且和同时代西方古典音乐的其他两位巨头进行对比,说明了活的长优势。

莫扎特资质聪慧,6岁就给女王表演,他一生中创作了600多部曲子,是三位巨头中,音乐作品最多的一位。但他后来却沦落到穷困潦倒的地步,35岁就去世了。

而另外两位音乐巨头的生活如何呢?一位是海顿,比莫扎特大24岁,据说海顿凭借艺术创作很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海顿死的时候,留给亲戚朋友每人一大笔遗产。连家里的佣人都分到了1000多个银币。

贝多芬比莫扎特小14岁,他更有钱,据考证在当时,贝多芬一场音乐会的收入就有1300个银币,相当于当时中产阶级一年的收入。那为什么夹在海顿和贝多芬中间的莫扎特却没有享受音乐带来的红利?

罗胖给出了他的推理:莫扎特正好赶上了转型的时代,如果莫扎特能坚持下去,活的更长的,会有数不清的人用钱来支持他的音乐,他的命运也许会是另外一副样子。

罗胖的故事,让我突然想起了《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的一生。路遥的一生,是极其简谱贫穷的一生。早在写《平凡的世界》之前,就已经发表过两部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以及家喻户晓的《人生》,并且《人生》被搬上银幕,轰动全国。当他去编辑部领取《人生》稿费的时候,别人开玩笑让他请客,他一脸的苦笑说:“还不如不得奖,都不够他还买烟欠的账。”

在路遥创作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的时候,他的生活已经非常窘迫,住在煤矿不大的房间里,连烟也抽不上。他的朋友知道后,才送过去十几条香烟,被他称为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救命烟。

即使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发表后,虽然在国内国外引起强烈的反响,但依然没有摆脱贫困的生活。路遥于1992年,积劳成疾因病去世,年仅42岁。

回顾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1992年,正是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的转型时期。国人的物质生活还没有得到基本的满足,互联网还不发达,即使巨著,也一时难以畅销。如果路遥能活到今天,也许他也会是另外一副样子。

罗胖说的没错,“坚持下去,活的更长,本身就是竞争力。”事物的规律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和迭代,才会拥有更多的可能。谁拥有更长的时间,谁就拥有更多的机会。大多人的焦虑,来自想要及时获得满足。但那些坚持的人,却常常笑到最后。

这也可能是当前007写作社群,大多数写作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我在内,很多时候,写作者都异常的焦虑和茫然,不知道通往成功的道路还有多远?通过一年来的写作,总觉得,无论是刻意练习,还是知识的沉淀,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那所谓的机会,却迟迟没有到来。

有的人开始出现了倦怠,总觉得,写与不写,完全是一回事。毕竟那些写出来的东西,并不能变现,而通过写作,也并不能改变命运。所谓的生活现状还一如既往,并没有什么新的起色。有很多人,加入社群不到一年,就开始退群,寻找新的通往成功的捷径。

虽然每天都有新的学员加入,但退出的学员也不再少数。究其原因,除了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的知识积累不够,无法正常的输出,或者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写作的时间。其实主要原因,还是觉得,自己不是名人,通过写作改变自己的命运,毕竟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与其这样耗着,还不如重新做出选择。

我突然想起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边提到一个观点,他说:“比较是一个坑,是一个大坑。”很多人不是不行,是因为掉进了比较的大坑里,不能自拔。他们最大的错误,总是拿现在的自己和那些已经成功的人作比较,岂不知道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你看到他们成功之前,他们数十年笔耕不辍,坚持不断。

他们每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并不是因为灵感突现,或者得到什么神的启示。而是在成功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忍受孤独,克服各种心理上的痛苦,不断打磨自己的能力,他们一直为这一天的到来准备着。也许最终时间证明了一切。

得到的创始人罗振宇,“每天60秒”的专栏,截止现在,他连续播出了2185天,才遇到了最好的时代——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才成就了今天最好的知识付费平台。007的创始人覃杰,在开设“007不写就出去局”写作社群之前,就已经持续写作了十几年。

“币圈金马奖”的李金马,突然发迹,成了最早站在巨人肩上成就自己的人。可在之前,他本身就是一个程序设计员,长期靠程序设计谋生,具备前沿科技敏感的能力,懂一点投资,又熟悉区块链的基础知识,正赶上了区块链的爆发期,于是成功了。

最近一个时期,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降温,无论是股市,还是币圈,遇到了断崖式的下跌。投资的人们,普遍感受漫长寒冬的到来。对于那些本来想大赚一把抽手就走,反而被牢牢套住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噩梦。感觉自己被割韭菜的同时,不断的抱怨自己运气不好,甚至痛骂那些幕后的“黑庄”。

真实情况时这样吗?有买有卖才有市场,自己被套牢,怪别人吗?被割韭菜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想要获得及时的满足。然后他们慨叹:唉!人家股神沃伦巴菲特,运气怎么永远那么好?而自己一入市,就被套牢,这都是命呀!”

其实这里,我们依然忽视了一个长期的概念,沃伦巴菲特从14岁就开始投资,他今年88岁,74年的时间里,他一直从事投资这份职业。他一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起起落落的经济周期,他不仅比大多数人活的更长,更重要的是,他的职业生涯造就了一代股神。

不可否认,这里边有机缘巧合的成分,但一个一生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人,一个人一生都在股市打拼的人,一个一生都在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人,就已经以压倒性的资源和优势超越了绝大多数的普通人。

坚持下去,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千万不要在乎短期的回报和成功,那些突然降临的东西常常来的快,也去的快。也许它到来的时候,你还没有准备好。所以巴菲特的投资伙伴,另外一位股神查理.芒格如是说:“想要获得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好让自己配的上它。”当然除了能力,还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

为什么说身体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资本?当你的能力具备,当你的资源和条件都具备,但时间不够了,就已经输给那些比你拥有更多时间的人,因为你没机会了。所以坚持下去,活的长,本身就是竞争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