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古镇岁月 | 作者:李立纲

  作者:李立纲

  古镇,山明水秀,历史悠久。

  一溜光亮的青石板,铺就古镇一条古街。

  古街不长亦不短,不宽亦不窄。街两侧,历经百年岁月沧桑的民居商铺,林林总总、千姿百态,从镇首一字儿延至镇尾。

  古镇依山临水。水陆通衢:上溯两江,下通三省。客商贩夫,汇聚于此;舟车骡马,络绎不绝。鉴此,古街便成了古镇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成了古镇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

  古镇最独特的风景是古街的茶馆。

  品茗聊天,奕棋推牌,算命卜卦,吹拉弹唱……把个古街闹腾得活色生香,闹腾得市井气儿烟火味儿十足。

  古街的茶馆大大小小数家,生意最好的一家当属“怀旧”。“怀旧"居街尾。

  “怀古”茶馆,一溜平房,秦砖汉瓦。店里一式原色条凳方桌,躺椅茶几;茶碗一概青花盖盏,红木托盘,让人啜之泛一股幽幽怀旧之情。

  丘二是老板娘。人虽中年,身材苗条,模样俊俏,见人一个笑。每日拎把长嘴大铜壶,穿梭于茶客桌椅之间。一声"掺茶",燕语莺啼。喊得有板有眼,韵味无穷!那壶,无论从茶客头顶掠过,或从胳膊肩膀隙递进,长长的壶嘴,绝不碰着人一丁点儿。纤手托腕,壶嘴低垂,一股滚烫之水注入茶碗。水满壶收,不漫不溢,恰到好处。老板娘这手髙招,美不胜收,让茶客们惊叹叫绝!

  老板姓杨,名山,古镇人氏,自诩杨家将杨继业谪传N代子孙。方面大耳,身材魁梧,性情豪爽。其人祖上数代在古街以说书为业,至他断了这活儿。

  杨山少小聪颖,勤学好问,耳濡目染,从爷从父之口中,把那祖上说书的活儿学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尽管如此,早年他只能在家中说说,且不能登堂入室。

  流年逝水,改革开放,百废俱兴。杨山念念不忘祖传说书之绝活。几年前,他毅然辞去公职,动员妻子停薪留职,携儿带女,举家迁回古镇。在古街开了这家茶馆,续上了祖传的说书活儿。几年下来,生意倒也兴隆。

  杨山说书,坚持真善美。在这前提下,古今中外的名篇巨著,三教九流的奇闻异事,伟人名人、英雄豪杰的野史正史,皆是他说书之材料。包罗万象材料中,他最爱说老祖宗杨家将之事。这满门忠良,千古悲歌之故事,总被他说得慷慨激越,荡气回肠。令听者无不为之热血沸腾!

  话说一日,一抢劫杀人犯逃来古镇。趁夜,竟也混入古街茶馆听书。此时,杨山正面对黑压压的一群茶客,口若悬河,悲愤难已地说着老祖宗杨继业血溅李陵碑之事。静堂木拍得山响,洪钟般的声音震动屋瓦。

  就在这时,几个陌生人旋风般地闯了进来,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一茶客。只见那茶客一脸惊惶之后,呼地掏出一支枪来……说时迟,那时快,只听杨山大吼一声"有枪“,倏地冲天一纵,一个泰山压顶之势,从高高的说书台上虎跃龙腾,以魁梧之躯压向那个乌黑的枪口……枪响了,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后,他昏死了过去。

  几个月后,杨山伤愈重返说书台,一拍静堂木,又操起了旧业,说起了那个没有说完的老祖宗杨家将的故事。声音虽大不如以前,但听者却越来越多……

  多少年过去。

  而今,古镇热起,名不见经传的古镇一下成了网红,古街更是成为了红男绿女、中外游客旅游打卡之地。经月流年,随着现代元素的渗透蚕食,古镇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古朴凝重。最后的茶馆不复存在,原址上耸立着的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大酒楼……那难以数清,曾激励过一代人的故事已成往事,惊堂木早已不再震动古街的屋瓦。说书汉子那虎啸龙吟的英雄的一举,只存留在古镇老人的心中,只书写在厚厚的《古镇镇志》里,无声地诉说着当年如歌的岁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