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巧玲 | 作者:李振伟

  作者:李振伟

  巧玲是村里长得最俊的闺女。

  巧玲原来叫王巧玲。她看过电影《英雄儿女》后,自己改名叫王小芳。巧玲改名之前,村里已经有一个女孩子,因为看了电影《青春之歌》,觉得林道静长得漂亮,名字也好听,就改名叫某某静,结果招来一片嘲笑的声音。有的说,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模样,还敢用电影上的名。有的说,你叫了某某静这个名字,就成了林道静,就变漂亮了?不还是那个丑样吗?但是巧玲改名叫叫王小芳,没有任何人嘲讽,因为她比电影上的王芳漂亮多了。

  巧玲身高一米六八,身材匀称丰满,轮廓优美,脸色白皙红润,像煮熟的鸡蛋扒皮又点了胭脂一样。眼睛不是很大(眼睛过大往往显得无神),但是清澈明亮,就像成色最好的宝石,熠熠闪光。当时村里有十几个从滨海岛城下乡来的女知青,她们都打扮得很洋气,有几个也算漂亮,但是谁也不能和巧玲比。村里有人这样说,这十几个女知青的漂亮加在一起,也赶不上一个巧玲。

  村里和巧玲年龄相仿的男孩子,都喜欢巧玲,但是也都有自知之明,大家心里都清楚,自己称不上她,娶巧玲做老婆,只有卢卫国敢这样想。

  卢卫国当时也是农村户口,但是他出去上班,是早晚的事。卫国出身的家庭,是一个革命之家干部之家。1938年1月1日,泰山东南40里的徂徕山爆发了起义,打响了山东省我党领导抗日的第一枪。年已39岁的私塾先生卢之英,带领3个儿子参加了起义,大儿子18岁,二儿子15岁,小儿子只有13岁,是这次起义年龄最小的一个。幸运的是,卢之英和3个儿子,都熬过了九死一生的岁月,后来都成为高级干部。

  卢之英的大儿子卢守山,就是卫国的爹,50年代后期到湖南邵阳工作,直到80年代初离休,一直担任邵阳地委的主要领导。卢守山和原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43年出生,取名抗战。二儿子51年出生,取名卫国。卫国出生不久,爹娘离婚,卫国的娘离婚不离家,抚养两个儿子长大。抗战先当兵,后从部队转业到汶源市(当时是汶源地区)当了警察。1968年冬天卫国高中一毕业,他爹一个电话打到县里,他就当了兵。

  1972年冬天,已经提干的卫国回家探亲,对他娘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娘马上托媒人到王家说媒,这样巧玲就和卫国定了亲。卫国送给巧玲的定亲礼物,是一台蜜蜂牌的缝纫机。当时缝纫机属于高档商品,全村也没有几台。这台缝纫机不是新的,是卫国嫂子的嫁妆。他嫂子已经用了四五年了,嫂子搬家到汶源后,又买了一台新的,这台旧的就留在了家里。

  巧玲也很满意卫国,定亲之后,人们经常看见她给卫国纳鞋垫。巧玲纳鞋垫的时候,怕手上出汗污染了鞋垫,就用一个洁白的手帕包着鞋垫。她纳鞋垫总是用最细的线,纳成的鞋垫,针脚细得像虱子眼,密密麻麻。上面绣的花,花朵艳红,枝叶翠绿。巧玲给卫国做鞋子纳鞋垫的时候,总是满脸洋溢着喜悦。

  卫国和巧玲定亲4年后,卫国转业到湖南铁路局,当了客运列车长。这时卫国25岁,巧玲23岁,都到了该结婚的年龄。

  可是一直没有他们结婚的消息。村里细心的人突然发现,看不到巧玲纳鞋垫了,而且巧玲经常双眼红肿,人也没有了往日的精神,变得沉默寡言。村里的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几天后的一个中午,人们看到抗战带着一个人,来到巧玲家,要搬走缝纫机。巧玲的爹不让搬,双方激烈争吵起来。

  争吵中抗战说,缝纫机是定亲的礼物,现在亲事散了,我得搬走。巧玲的爹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指着信上的字说,你看看,这是卫国给我们的信,他说好打好散,缝纫机就不要了,送给我们了。抗战说,我的缝纫机,他凭什么为好人送给你,我必须搬走。说着搬起搬缝纫机就往外走。巧玲的爹拿起一根木棍,追到大门口,抡起了就打。抗战和他带来的那个人,一看不好,扔下缝纫机就跑了。缝纫机摔在大门口的石头上,机头摔裂了。整个过程,巧玲只是坐在屋里哭,什么也没有说。

  村里人这才知道,巧玲和卫国的亲事散了。

  巧玲的爹气愤地说,定亲四五年了,说散就散了,我们不说什么。明明说缝纫机送给我们了,却又叫人来抢,弄得全村都知道了,俺丢不起这个人。一气之下,带着巧玲去了湖南,找卫国讨说法。当时的家乡,定亲之后,男方因为提干或者升大学而毁约的不少,女方找到单位、找到学校,也大都无果而终,也只是说一通难听的话,痛骂负心汉,发发心中的怨气罢了。巧玲的爹带着巧玲去湖南,村里的人们大都认为是白跑腿,不会有破镜重圆的结果。

  这种情况,一般几天就会回来,可是他们去湖南后,半个多月后仍没有回来。一天邮递员送来一封挂号信,信是从湖南寄来的,收信人是大队会计。大队会计很疑惑,自己在湖南没有亲戚,怎么会有挂号信给自己?他打开信一看,信是卫国寄来的,卫国要大队会计给巧玲开登记结婚的证明。原来卫国要和巧玲结婚了,这事像刮风一样,迅速传遍全村。又过了半个多月,巧玲卫国还有巧玲的爹,一起回到村里,卫国提着一个大提包,里面装的是糖块,见人就给几块糖吃。说这是自己和巧玲结婚的喜糖。

  原来卫国写信毁约,是听了他爹的话。他爹对他说,你这个工作,火车是家,家就成旅店了,如果再找个3000里外的农村对象,可是忒不方便了,对你和巧玲都不好。长痛不如短痛,干脆写信指挥(定亲之后一方又反悔,告诉对方解除约定,家乡称之为指挥)了吧!虽然卫国极不情愿,但是想想爹说得也有道理,于是就给巧玲家写了那封信。

  虽然写了毁约的信,但是卫国心里还是恋着巧玲。之后有人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对象,他都没有看中。他爹看卫国还恋着巧玲,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正在这时,巧玲的爹带着巧玲来到邵阳。卫国见到巧玲非常高兴,主动提出要和巧玲登记结婚。对于写信毁约的事,卫国只字不提。

  巧玲和卫国结婚后,爹对卫国和巧玲说,这里离老家3000多里路,你们分居两地生活不方便,就叫你妈(继母)提前退休,让巧玲接班吧。卫国和巧玲一听,都高兴得跳起来。卫国趁机对爹说,爹你就好事做到底,把巧玲安排到铁路上来吧,我们跑一趟车。爹也点头答应了。这时卫国的妈下班回家,卫国和巧玲立即迎上去,亲切地叫了一声妈。

  这是卫国第一次叫继母妈,过去卫国见了继母,都是叫阿姨。听到卫国叫妈,继母笑着接连答应了好几声。

  巧玲接班以后,当了列车员,和卫国在同一辆列车上。巧玲长得漂亮,对旅客特别热情,带小孩的女乘客上下车的时候,她总是帮着提包。有些被帮助的乘客,不知道她和列车长是两口子,找到列车长卫国,让列车长表扬巧玲。卫国总是笑着说,她是列车员,就应该这样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