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扬州夜色 文/王炳侠

  文/王炳侠

  其实,很早就想一睹扬州的美景。

  遥想着那座万种风情的古城,那片“秋尽而草不衰”的秀色,那些清丽通透的词章字句。瘦西湖的水与扬子渡的波便漫过干涩的时空,一漾一漾地涌进了心窝。试想着,李太白笔下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何等辽阔,“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又让人对扬州夜色产生更大的诱惑。尽管自己曾在离扬州不太远的地方学习了四年,也曾想仔细看看这个地方到底为什么让大隋短命、让努尔哈赤的儿郎折腰、让郑板桥等文人留恋不已,可终由各种原因没有机会成行。

  没成想,就是这一遥想,这一试想,就足足等了四十多年。

  机会终于来了,单位组织全员去扬州税院培训。于是,我利用培训的间隙,与她进行一次约会。

  十月的扬州,虽不如李后主所绘之“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江南秀色,却也没有点点的北国晚秋的萧瑟。置身温润曲回的绿水柳道之间,朗朗白日之下,决意也要作一次这秀色的俘虏,让神魂在千年历史中出窍一回,让心儿在影影绰绰之中与抚琴弄月的古人神交一番。

  古人信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理念,以天人合一为一种境界,他们或投入自然忘情地神游一番,或于山水前诗酒助兴,风月遣情。每每觥筹交错,唱和应答,便传给后世或“彩笔银钩入唱酬”,或“玉人何处教吹箫”的风流佳话。春风得意也好,失意潦倒也好,山水是他们在喧哗与骚动的世象面前守紧的宁静。“以自然为友”的心灵感悟,使得落笔处直把扬州万物,写了个气韵生动。

  白天对她进行了近距离接触,弱女外嫁撒播的文明令人景仰,瘦西湖的美景让我几曾惊叹,何园的历史让我却步,何园的竹子让我从老郑的画上欣赏到实际的接触,在山上、在地上、在湖边,可以抚摸,可以品味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是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可以听到萧萧声、飒飒声、冷冷声、森森声,从地上发出,从阶上发出,无处不见竹影,无处板桥的意境,还有一介书生率领百姓与八旗子弟对抗的故事也曾让我唏嘘不已,还有东关古街所焕发出的繁华更让我体会到了扬州人良苦用心。

  可以说扬州的精华看了大部分,也自认为对扬州有了理解,可在心里,总觉得还有点别的说不清的东西没看到。

  于是,晚上在扒拉几口异乡的饭后,我就忙不迭的来到了这古运河边和她约会。看看夜色下的她的美,听听她的喃喃低语。

  奔到东关古渡,飞上一条古船,抢着一个好位置,就开始慢慢地品起这座千年古城来。解放桥被绚丽的灯光点缀得如同白昼,就连两旁的柳树都显现了浓浓的绿意。水波在河面上晃动着满眼的银色,站在船上远远的望去,想找点能自己对扬州夜色更加细致体会的东西,晚来的秋风夹杂着河面清新的水气,还有头上那些仿宫灯的路灯无不在告诉你,此时的扬州,和你身边这运河水----有你体会的不完的温情,静静的放下你的心,听着水敲着历经千年的河岸。

  可惜自己不再喝酒,没能真正的体会到这沉淀千年的古城韵味。我还记得那首失传了千年的广陵散,虽听过后人的版本,可是我总觉得那些都不能真正代表着这座江南城的风格。徜徉在这现代气息愈加浓烈的城市里,就连那些我等坐在运河龙舟上面的人们都早已一脸疲惫的脸色了,又有几个是能品味出这座古城的柔与烈。

  时间像这河里的水,看着不动,其实在繁荣之后却没有太多让人体会的机会。所以大家拼命的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点什么。是啊,世间一切都过于太匆忙。记得我白天走到原扬州古城墙的的东门,一段残破的青石墙横鬲在面前,两门铁质的大炮还似乎述说着大隋与大吴的短命,述说着八旗子弟在古城下的冲杀,述说着郑板桥等文人在瘦西湖边的唱和……冰冷的炮身还是指向原来的瓮城,以前是守卫着运河的商船,而现在要守卫的是前年的历史不要被忘记。在我们习惯了城市的喧嚣和疲惫之后,抬头看看这古城门,站在古船上还有几人静下心来体会到“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梦。

  在人们的心目中,古文化或存在于坟墓中,或存在于废墟里,或存在于民间的传说中,但是真正把几千年的古文化还保留到现在并完美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在现代工业大潮的席卷之下,还保留着自己特色的,除了扬州外,纵观天下恐怕不多。

  突然耳边传来一阵萧声,穿风而来。萧声把我从思绪中扯回来。抬眼望去,原来一艘花船从对面上驶过来。萧声是从花船传过来的。是啊,想当年那位建河又荡舟的短命君王呈一时之欢不能长时享受的,在当今被平民百姓享受到了。至于别的,人们也许不想知道或是不屑于知道。而作为过客的我,今晚我能带走的只有这悠扬的乐声。回到生活中,自己独自享受到这“二十桥安在,玉人何处教吹萧”也是一种福份了。

  是啊,千古扬州,它的城,它的街,它的建筑,它的河道,虽布满古人的遗迹,但更多的是今天人的布局与构思。我们所见之扬州,与我们所到的许多千古名城一样,已充满了现代气息。时易而势变,要感受春秋的浩翰,汉隋的垦掘,唐宋的辞章,康乾的繁盛,不把自己沉入到历史文化的源流中去体味内涵,单单寄情于一城一墙的抒怀,又怎能不心生惆怅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