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老爷子是少将

  作者:老村

  爸爸,钻山沟,我不去!

  为什么?老爷子程铁柱,问当时还不满十六岁的大儿子程江。

  难道您和妈妈过去为了革命,为了打下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吃的苦还少吗?现在,全家好不容易在城里了落脚,有个窝。这才几年呀,您凭什么,又偏要搬家到山旮旯里去?要去,也该轮到别人?!反正我不想去。

  小孩子家家的,你懂个屁,长大了,就知道了……

  我的朋友程山说,他的老爷子去世快二十年了。现在回忆他的戎马一生,还真没有过上几天舒坦,清静,幸福的日子,就两袖清风地撒手走了。不过,临走前,他感到最大的欣慰,是教会了儿女们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虽三儿两女,迄今也没有超越老爷子当年的荣誉,但都还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吧。

  前不久,程山,九十三岁高龄的母亲孟兰花,因长期瘫痪在床上,近似植物人的她,也终未战胜病魔,在重庆一家干休所,离开了美好的人间。有人说,这是喜丧,寿中正寝。她老人家走的时候很安祥,一点都没有惊扰后人,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遗嘱,就像平静地睡了一夜,就再也没有醒来。其实,在她以少将军人遗孀,住进部队指定医院长达十年期间,医生曾多次下过病危通知书,可老太太命硬,硬是多活了几年。当然,作儿女的,还是希望父母能多活几年,享享清福,多晒晒太阳,结果事与愿违。

  那天,在殡仪馆的追悼会上,在松柏,黄白菊花簇拥着灵杦和哀乐的氛围下,没有更多的生前好友,至爱亲朋前来送行,只有简洁的告别仪式,二十多个近亲的祖孙三代的亲人参加,我朋友程山的大哥程江致悼词。然而,我从他大哥程山的讲述中,隐隐约约,或多或少,对这个家族的人物命运,有了较为详实的了解,着实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老爷子程铁柱,原是山东烟台的农家子弟,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穷苦人。他家弟兄三人,他排行老三。早年在兵荒马乱的峥嵘岁月,他的两个哥哥参加了红军,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不幸,先后在飞夺泸定桥和强渡大渡河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噩耗传来,年迈多病的老爹和老妈,非但没有过分悲伤,反而又把当时年仅十五岁的小儿子程铁柱送到了红军队伍,当上了红小鬼。

  起初,连队指导员见铁柱还是个娃娃,就叫他当马倌和在炊事班帮厨锻炼。他有意见,不依不饶耍横。说自己是来报仇雪恨的,不是来当马夫当火头军的。

  炊事班长老王却耐心开导说:喂马帮厨怎么啦,要知道,这都是革命工作,你想啊,全连官兵在前方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如果我们不把做好的饭菜送上阵地,部队能打胜仗么!?这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一个娃娃兵,懂个屁!你不能光长个头,不长心啊!此时,小铁柱摸了摸脑门,想了想,认为班长的训斥有点道理,就再没瞎胡闹了。

  后来连长见他鬼机灵,就调他到连部当通信员。身挎驳壳枪和文件包,样子挺威风的。每次执行任务,传递情报返回营地时,他总能在荒山野岭弄点山鸡野兔什么的回来。连首长见了,夸他不是孬种,不是个不等闲之辈,认为他是一个给养人才。两年后,连部决定,叫他到一排一班当班长过渡一下,打了几次仗,表现很英勇,尤其是一次惨烈的战斗,在阵地上与丧心病狂的日本鬼子拼刺刀,开展肉膊厮杀的战斗中,他接连杀死三个鬼子,荣立了二等功。很快就叫他当了司务员,再后来,他就被提拨为连队司务长,专门为连队提供后节勤保障。事隔不久,他又被破格调到团部后勤股当参谋去了。期间,他仍表现优秀,成绩显赫,被晋升为后勤股长。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那阵儿,他老爷子已当上了某军部后勤部副部长。当年,红军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主要面对三大斗争:一是自然斗争,二是对敌斗争,三是党内斗争。尤其是在吃糠咽野菜啃树皮的艰苦岁月,为了保证红军领导集团高级将领和全体指战员,一日三餐的营养供给和药品保障,程铁柱屡次跟敌工部的同志们一道,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白区搞食品,诸如紧俏的盐,白糖,鸡蛋,药品等。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换言之,为了红军的衣食住行,他立下过汗马功劳。

  有一次,程铁柱副部长亲自押运一批珍贵药品,通过白区封锁线关卡时,因事先地下党联系人出现了意外,对方无法传递准确的情报。说时迟,那时快,眼看这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到手的药品,就要落到日伪军手中。部下心急如焚地问:怎么办?他十分沉着镇静地道:实施预备方案。现在敌强我弱,只能智取,不能强行闯关,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莽撞,不能正面交火。

  不料,这些伪军诡计多端,识破了铁柱他们化装的车队,双方便进行了激烈的交火,在这次战斗中,他带领战友们浴血奋战,不幸身负重伤。好在城外接应的小分队提前赶到,火力增援,才化险为夷,保住了这批药品,并按时运到了根据地。

  事隔不久,国共合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四军,共同对付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八年抗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可是,就在共产党准备建立人民的新政府时,国民党反动派又挑起战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第一枪。此时,我朋友程山的老爷子,又跟随刘邓大军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最后,他又追随部队,挺进大西南,筹建重庆军需仓库,时任第一行政长官。

  全国解放后,老爷子已被部队授予大校军衔。

  当时,由十三军驻扎重庆,程铁柱的主要任务是筹备建造两个军需被服厂和一个储存枪支弹药的基地。厂子和基地顺利竣工后,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经组织上同意,老爷子请了半个月的假,返山东与当年的童养媳,后来威震山东的女游击队队长孟兰花完婚圆房后,便带夫人一起,来到了陌生的山城重庆,先是住军需仓库附近的两间条件简陋的集体宿舍。在那里,白昼,他忙碌工作,四处奔波。新媳妇孟兰花也与其他来自五湖四海的军人家属一道,忙军人服务社的事。晚上,老爷子也没忘了做家庭功课,不到十年,小俩口就繁衍生息了三个宝贝孩子,两男一女。当时,老爷子的想法是,一边抓革命,一边促生产,争取生下一个加强班。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听说上级要在武陵山附近,当年的抗战煤都,筹建一个更大的军需仓库。

  记得这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一个中将到基地视察工作,晚上在食堂就餐时,席间,这位首长征求意见,在非正式的场合下,他不无一脸正经地说:为了反修防修,备战备荒为人民,总部研究决定,准备在西南盆地的大后方,建造一座更大的基地。紧接着,他又试探性地问:你们当中,谁愿意主动请缨到万盛啦。斯时,几个厂的正副头头大眼瞪小眼,张丞相望着李亟相,都傻眼了,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可谓各怀心事。

  是呀,革命胜利都那么多年了,谁还心甘情愿到艰苦的环境中去吃苦。可当天晚上,程铁柱回到家若有所思。妻子孟兰花问:你在想什么呢?像丢了魂似的,白天谁又惹你生气啦!见你愁眉苦脸的样子,是不是又有新的任务?他说,是的,知我者兰花也。我想去万盛大山深处筹建一个新的战备基地。可转念一下,我又舍不得离开你们,你说咋整呀?兰花道: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去呗,我全力支持,你要不觉得拖累,咱全家老小都过去,苦乐在一起,好吗?面对坚强后盾,令他感动万分,心里有了底气。可是,儿子程江跳出来反对:难道二老苦还没受够吗,您们去吧,反正,我不想去……。接着,弟弟和妹妹跟着起哄。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怎能拗过左右大人的意志。

  据说,当年万盛地处偏僻山沟,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前不着村,后不挨店,十分荒凉,是个拉屎都不生蛆的倒霉地儿。是好些人躲都来不及的鬼地方。可老爷子第二天一早,就向这位中将递交了军令状,不建好万盛军需基地,誓不罢休。中将夸奖道:好哇,铁柱同志,你真是好样的,雄风不减当年啊!事隔不久,上级一纸命令下来了,任命他为重庆基地少将主任兼万盛地基主任。也就是说,重庆的两个被服厂和两个基地,都由他主管,别看他肩上扛着一颗闪闪发光的将军金星,春风得意,其实责任更大了。军令如山倒,在接到命令的第二天,他就走马上任了。不到一个月,他就携家带口迁到了万盛。

  提到少将这个衔,是好些军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荣耀。朋友程山对我说:老爷子这个将军头衔的含金量,一点不逊色于指挥千军万马,在血与火战斗中的大将军。因革命分工不同。他在讲老爷子的故事时,多少有点自豪感,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将军之后,红二代,并从秉性上,其成长多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家迁到万盛后,全家暂时租住在当地老乡家里。他老爷子仍然干劲冲天,不到一年,军需仓库,就以惊人的速度,建好投入使用。而小家庭里又添一儿一女。众所周知。我国在大跃进掀高潮过后,国家进入三年自然灾害。灾荒年,家里仅凭老爷子的军饷已不够开销,不能维持生计。为供养五个孩子吃饭上学,他的母亲不得不到仓库当搬运工,干笨重的体力活,挣点血汗钱,补贴家用。好在老母亲有过辉煌的战斗经历,粗活脏活苦活累活险活,都提得起放得下。

  用他母亲孟兰花的话说,如今再苦,也没有当年组织妇女赶做军鞋,推着鸡公车往炮火连天的前线送弹药,送烙饼,送炒面苦。现在和平环境下,这点苦累,又算得了什么呢。换言之,她一边打零工一边带孩子,硬是在艰辛的环境中把一个个孩子拉扯大。

  时光荏苒,一眨眼,又是若干年过去了。孩子们也一个个渐渐长大,老爷子一点不搞特殊,老大老二送去参军,老三老四响应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个去了北大荒,另一个去了云南西双版纳,只把年幼的幺儿留在身边,这个幺儿,就是程山。

  程山还回忆道:当年他老爷子军人气质,军人作风实足,有着火炮脾气。小时候,哥哥姐姐不听话,没少挨打,有时自己淘气调皮,也不能幸免,我现在头上还有当年老爷子用手枪枪托敲的疤痕哩!他说他老爷子从来都是说一不二。就是哥哥姐姐在部队在边彊,怕吃苦,想回城想转业,想拜托老爷子通过人脉关系,通融一下,开个绿灯,却遭到父亲几乎不近亲情的严词拒绝。

  他,大怒道:我这个将军怎么啦,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是天上凭空掉下来的,是自己九死一生,一步一步从鬼门关闯出来的,不是用来为你们几个小兔崽子拉关系,走后门,搞特权的!趁早死了这份心吧!我老实告诉你们,我老程家的族谱上,不能有孬种,不能有人渣,更不能有违法犯罪分子,那样会祸害国家和民族。还好,哥姐们在被断了退路之后,没有颓废,而是靠个人奋斗,一个一个脚印地进步。后来大哥当了两杠四星的大校,二姐军医大学毕业后当了军医,三哥支边返城考工考到了十八冶,四姐川师大毕业,留校后当上了教师。

  再后来,我的朋友程山,警校毕业,也当上了人民警察。一句话,姊妹五个都找到了自己酷爱的事业。

  现如今,都一个个成家立业,这对老爷子来说,可谓是儿孙满堂。令人婉惜的是,老爷子于二十一世纪初,当第一抹晨曦普照的时候,老爷子却意外地去逝了。

  记得那年仲秋,万盛境内连降百年不遇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围墙坍塌。为抢救基地仓库的武器装备,程铁柱将军连夜组织将士排洪抢险,不幸堤边道路泥泞,脚下打滑,掉进滚滚的洪流之中……事后,当清理老爷子的遗物时,我们发现他的一个笔记本,其中写有这样一段话:作为一个铁血军人,一个共产党员,要随时做好为党和人民献身的准备。无论干什么事,不仅要具备勇敢和智慧,更要始志不渝的信仰和讲铁的纪律和规矩……

  今年七月,含辛茹苦一辈子的老母亲又离开了人间。程山在讲这番话时,眼睛潮润了。

  去年过春节,程山的母亲还健在时,全家人在重庆团聚。在吃团圆饭的宴席上,他的大哥程江端着酒杯,站起来激动地说,我们的上一辈人,没享受到多少清福,几乎辛苦了一辈子;而我们中间这一辈人,年轻时吃了半辈子苦,如今正在尽享天伦之乐;而我们儿孙这一辈人呢,真是幸福快乐有加,从出生到现在,都没吃什么苦。不过,我们要传承好“磊落做人,踏实做事”的家风家训,让晚辈们时刻牢记先辈的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倍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是呀,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的红色江山。

  话到此,我又想起了十年前去世的父亲,他的资格没有程山老爷子老,但他是小八路出生。早年,我爷爷奶奶被国民党枪杀,因大伯二伯是工农红军,一个牺牲,一个迄今渺无音讯。在家里,我父亲排行老三,成为孤儿的父亲,为了复仇,从十二岁起,就投身革命,跟随部队转战南北,始终抱着革命的坚定信念,与战友们一道翻越秦岭,参加了解放重庆的战斗。那年,他已是先谴团,特务连连长。部队拉到綦江整修一个月后,老父亲又接到开拨华蓥山剿匪的命令。两年后,当华蓥山,开县的土匪被彻底歼灭后,凯旋归来时,新中国第一路,成渝路已正式建成投入运营。他被转业到綦江铁路公安团任某派出所所长。

  一九五六年,成渝路沿线各站奇缺管理干部,父亲就主动打报告,转行到江津三等火车站任站长兼党支部书记。后来,父亲在资阳职工学校短期培训时,认识了我母亲,经过闪电般的爱情,他俩结成伉俪,再后来,便有了我和三个小弟弟。

  直到父亲七十年代末离休,也没离开过铁路。他正式离休后,由三弟顶替上岗,当时,我和二弟相继当兵到了部队。谈及家风家教,跟程山老爷子,几乎同出一辙,十分严厉。十年前,我老父走了,五年前,母亲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也走了。但如今,前辈“低调做人,认真做事,无愧于心”的家训,已在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继续传承。

  今年五一前夕,我发出邀请,叫程山全家,到我家作客,宴会中,我饱含深情地说,老红军老八路的前辈们都相继离世,我们现在都是爷爷辈了,眼下家族儿孙满堂,儿子辈,我们不用太担心,他们已有自己执著追求的职业。而最操心的应该是孙子辈,小宝贝,小心肝,小皇帝,如果娇生惯养,就可能出问题。值此,我们在颐享天年的同时,还必须抽出一部分精力,调教小孙儿小孙女,否则,未来家风无法传承。只有这样,家才兴旺,国才安宁……

  对对对,讲得好!斯时,大家齐声附和道。

  清明节前夕,那天早晨,程山一家老小去给长辈扫墓。他说:九泉下的老父老母,请您们放心,您们并未走远,二老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我们会教儿孙们倍加珍惜当下,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当他们祭悼完下山时,东山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给人以温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