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雪瑞||《从代州冯氏坟址说文化》(整理篇)原创欣赏

从代州冯氏坟址说文化

文/原雪瑞

  “山河无恙,自由人说。历史由胜利者写就,民间学者推波助澜其间。终究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了血染的真相。”——介子平

  2017年冯氏文化研究会在代县开会,来自全国七八个省的代表皆为冯氏后人。据不完全统计,仅山西繁峙、代县有盛出之后代就达七八千人,至于外迁代州冯氏之后代究竟生成多少族,无法统计。但代冯成为清代全国无可与之并列的第一高门望族,这是不争的事实。清乾隆时清官史贻直说:我朝右姓,首推冯氏。故有“北冯南林”之说,这是有足够的史实根据的。

  代州冯氏始于冯盛,代冯家族如今已经繁衍至二十六代。明清两代,人才辈出,豪门大户,立宗祠选墓地建牌坊,为代县留下诸多珍贵历史文化遗存,也做到了诗书传家,彰显出代代传承的家风美德。至今其后人不乏姣姣者,为乡闾所重。

  冯盛,字隆菴,原籍山东青州寿光县纪台社(今为纪台乡冯家庄)。明朝初年,以三户军隶边籍。积财不如积阴德,代冯祖宗的积善是从冯盛开始的。代冯家族最发达的一支是冯天禄的支系,天禄乃迁代第三代。天禄以丙子六月初六葬于代城北之祖茔。当时铭文载,其石垒的墓坦宽荡荡,土堆的坟丘很显朗。并寓言他的后代子孙将会宏图大展,后福无穷。

  今天道破的是冯氏墓址。冯氏择日选址与民间普通百姓一样十分重视,清乾隆巡抚冯光裕,县城西北街人,墓址位于代县城小烟旺村东一百米处。清顺治陕西按察副使、广东左布政史,墓址位于代县城西二十里下花庄村东。清顺治山东巡府冯右京,葬于代县城西三十里小茹解村东。清道光刑部主事迁郎中、庐州知府,擢徽宁池太广道,墓址位于代县城北十里两界沟村东南。

  以上墓址人尽皆知,历经风雨侵袭,人为生产破坏,己大多塌毁。不过,还有一处冯氏墓址鲜为人知。

  该墓址由于碑遗难寻,始建年代不详。据胡峪裴俊兰、邢文元讲,在赤岸对面淘巴洼坡地,有冯家墓群。这是他们祖上告给他们的,裴俊兰的爷爷之父生前曾获取山东县长功名,因无心仕途,弃官从医,后又教书学道看阴阳,人称裴先生。据说,冯家请先生看坟地,先生左转右旋,折腾好些日子心下仍闷闷不乐。一天,在山下无意间发现一处地方,远远望去,绿意盎然,桃花红杏花白,十分有生气。先生大喜,爬过山岭,来到目的地一看,只见此地山环水抱,明堂开阔,生机勃勃,前朝后靠左右抱,蕴育人才前途无量,赶紧放罗盘定方位,事毕长舒一囗气,终算找到一块好坟地。

  先生将位置指给冯家人,坟地不错,但拥有那片地的那户人家要价越贵越好,让他心满意足。临出门再三叮嘱,找阴地多出钱,打墓穴时,打到石头层就不要再往下挖了,看见鸽子和蛇千万莫要伤害。切记,切记。

  多年后,冯家祖上归西。冯家人在先生指定地方择日开挖墓地。那片土地的主人也赶过来了,冯家人问:老伯,您要多少钱?老伯是个本分老实人家,破衣烂裳,说话低声不敢造次,心想,还是按地质论价吧,咱不亏心。心下合计半天,颤微微道,不瞒你们说,年丰好点,还能多收点,遇上天旱,有时颗粒不收。就给上一百个铜钱吧。冯家人不禁哑然失笑,先生吩咐对方要的越多越好,可对方连几两银子都不敢要。冯家人竭力鼓励老实人可以再加,别走后再返悔。老实人终于鼓足勇气,伸出三个指头。冯家人再三敲定,究竟多少?老实人喉咙嗫嚅半天,挤出几个字,三两银吧。冯家人无奈,只好作罢。因为先生吩咐过,不能作难对方,听天由命。

  吉时一到,下人们开始破土。起初还算省力,谁知越往下挖越吃力,众人汗流夹背,呼哧呼哧地撞击着碎石。突然,有人喊到,挖不动了,掌柜的,下边有块很大的岩石。掌柜看不清,站在上边说,再挖挖看,心里一直悬着先生的那句忌言。下边人努着劲喊,真的挖不动啦。话毕,底下人一阵纷乱,掌柜的,不好了,塌下一片来,啊呀,咋么会有大蛇?!接着从墓穴飞出几只鸽子,冲天而去。掌柜惊讶间,正要吩咐下边人切莫伤蛇时,一个人惊慌失措,本能地用锹击向一根昂首呲牙大蛇。其余几人吓得赶紧爬上地面,打蛇的那个人回去当日便得了失心疯。

  后来,这块坟地出了一个芝麻官,结果还是一个瞎了一只眼的县官。后来先生听说此事,才慢慢为人们解开迷团。道,非常道,不可道也。因为那人打瞎蛇一只眼,所以冯家出了个独眼官员,不是我没说,是冯家人没解开,唉,好阴地不如有个好心地。后来乡里人才慢慢解开,原来鸽子是凤凰之化身,蛇就是龙的原形。凤凰数寓意冯家出几个王妃,蛇数表示冯家出多名将相。先生高明,看破不说破。

  过去胡峪、繁峙城一带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出繁峙城,就能看见冯家坟。石高牌楼,大柏树,富得代州直流油。

  古人因了传统文化“一命二运三风水”之浸洇、敬奉祖宗崇拜自然之信仰,择阳宅看坟地,成了人生家庭必需。其实,这是特殊时期形成的特定产物,这一习惯沿袭至今。所以说雁门文化,风水元素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过去南蛮人常来代州找风水,好多时候,上午看好的阴地,过几天就变了。这里不能说没有人为的干扰,代州是块风水宝地,到处是龙穴龙脉,不过,人的生辰八字五气六运等必须与之相稳合才行。故寻最佳风水宝地,也非易事。文中裴先生当年从晋南一路向北走,先落脚河北,因耽心“一辈子当官十辈打砖溜瓦”之因果报应,弃取功名,来到代县,择地郜车坪而居。后将本事传给儿子,即俊兰的爷爷。俊兰的爷爷人称四大先生之一,这四先生分别为贾姓先生、殷姓先生、梁姓先生和裴姓先生,四人都会打卦看阴地,裴大先生更技高一筹,会画门走人。这四位大先生都懂乐器会唱戏,方圆十里的乡亲说,这四人一聚就是一台戏。现在他们的后人及上了岁数的人都知道这回事。

  为胡峪后人保留历史文化遗产,原胡峪乡教办高占国挎着相机跋山涉水,足迹踏遍分水岭全胡峪,追踪地方村名来源及故事,经常跟我谈起山里人山里事,为我挖掘整理民俗风情提供线索并引见采访对象。冯氏墓址,是否有存在价值己不重要,我这么多年这样做,就是要还原历史本来面貌,让历史文化遗存应保尽保,该抢救的必须抢救,用灵动的文字力求最大限度地重现昔日的山昔日的水昔日的人和事,留住当年的神奇。

  古代州,冯氏一族曾盛极一时,京城重地称之“代半朝”,意即整个朝廷曾有一半是代州冯氏族人。其集团势力宠大,代州无人敢惹。从明成化年间至清未,雁门冯氏家族先后出过“进士十八,举人五十四,贡生七十余,秀才不知凡几。”冯氏家族外放官员均能“为官清廉,施政有方,平息纷争,教化边民”,其政德家风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进行崇文明理教育,无疑是一部好教材。雁门文化因了冯氏家族文化,活色生香,耀古烁今。考证坟址,更看其碑文,那里面蕴藏着古代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们研究代州能打开一扇窗。

  据俊兰讲,社员们在淘巴洼干活时,曾发现石灰窑址。坟址毁于何时何人之手,无从考证。疑似从代州繁峙县迁来。风水学,用现代科学解释,实为地方环境物理磁场强弱而己。因为淘巴洼附近分布着丰寓的地下矿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